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
近现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基本范式
-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
-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史记齐太公世家》: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庄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弑齐庄公光于其府……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实的认知(技术、方法和立场)。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年纪念日的确定
抗日胜利历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8月21日,日军代表抵湖南芷江,与中国陆军举行洽降会议。
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日本投降。“一夫” —— “君”
《孟子 梁惠王 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 历史,是当下社会形成的对过去事实的集体性记忆。
228事件的历史建构:
中共: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国民党:接收中的政府与民众的冲突
民进党:台湾独立运动的先声
“范式”:某学科领域内研究者所共同拥有的理论、概念术语和方法。
历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基于不同的历史理论,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历史材料为依据,形成有特点的学科术语和逻辑思维,建立差异化的研究框架,得出个性化的历史结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术范式:
- 鸦片战争——中共十八大(1840——2015)
-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 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 下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2015)
一、现代化研究范式
近代史研究的源起
- 20世纪初—3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科分支形成的萌芽阶段 。
- 1931年罗家伦发表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方法》,呼吁将中国近代史研究纳入主流史学范畴。作者对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意义、方法和史料等方面的论述,奠定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研究体系的基础,标志着作为学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 20年代末30年代初,学术界曾有一场关于中国出路的大讨论。
- 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革命,还是现代化?
- 一种观点认为:
中国落后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完成现代化
中国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在国民党政府领导下开展现代化。
- 抗战爆发后,民族救亡成为头等任务。如何实现民族救亡?
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抗战,而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关键。
国民政府提出了抗战和建国的双重任务,以抗战促进建国,以建国完成抗战。
国民党认为完成抗战建国的关键,就在于贯彻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实际上也就是完成中国现代化。 - 历史研究直接服务于抗战与建国
以现代化范式为框架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
蒋廷黻以现代化为构架,建构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话语系统,源自他对当时中国主题的判断和对近代中国基本走向的把握。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悲剧,肇始于嘉庆、道光年间中国还处于中古世界:
一是科学不如人,当时西方的科学基础已经打好,而中国还在做八股文,讲阴阳五行;
二是西方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中国的工农业还维持着中古时期模样;
三是西方民族观念已发达,中国仍死守着家族和家乡观念。中国的首要问题就是现代化,抗战建国的关键也取决于现代化。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民族的国家吗?能的话,我们的民族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近代中国根本问题是走出中古,走向近代化。走向近代化,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蒋廷黻以近代化作为核心概念来诠释中国近代史,构建了近代化评价标准。
二、革命研究范式
-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社会主要任务是革命,主要是土地革命。
- 西方国家的入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阶级分析为主要方法、围绕近代中国革命的主题建构的革命史范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近现代史
- 基本理论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
李大钊的研究,是革命史范式的起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研究。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和《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关于主要矛盾的讨论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的矛盾。
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
- 中国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
以阶级分析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
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为基本线索
以一条红线、两个过程、三次革命高潮、八大历史事件为基本构架,
力图揭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1947)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初步形成时期的代表作,是完整地开辟“革命史范式”的典型著作。
- 其研究设计,把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历史根据毛泽东的论述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所以整个分析框架,是以革命史框架建立起来的,是从革命的角度看待近代中国历史的。
- 作为20世纪40年代国共斗争的产物, 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从学术的角度证明了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史认识的正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这种政治话语系统的重要历史佐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981)
- 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这一主线,论述了鸦片战争后80多年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三、革命与现代化研究范式
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对立
1、问题的提出
- 1949年之后,革命史范式为架构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主流。
以现代化范式为框架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中国大陆无容身之地。 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革命理论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之间形成了反差。
“四个现代化目标”引发了现代化理论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应用。
由于“现代化”成为中国的政治主题,以革命史范式为架构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现代化研究范式在80年代中国再度活跃。相关研究包括: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金耀基:《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历史——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百年来现代史的概念架构》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近现代史研究的关键议题:怎样理解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怎样处理近现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关系?
革命是现代化的前提。
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前提。
现代化是革命的目的。
因而,中共十五大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通过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通过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革命与现代化研究范式的特点
“革命与现代化研究范式”作为一种政治性概念术语和政党理论,其起源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作为一个分析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工具,则有所欠缺。因为它难以把近代中国取得的许多成就总括进去。
- 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的基础
以革命的历史来划分历史阶段
主体性不够突出
逻辑体系不一致
过于强调外因的作用
在主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尴尬
- 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的基础
案例:抗日战争的立场问题
共产党的抗战?
国民党的抗战?
中国人民的抗战?
四、现代民族国家范式
1、 近现代史与现代文明
- 近现代史不仅是时间概念,而是是现代文明。现代性涉及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四个领域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历史。
-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最具有包容性,能够涵盖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内容。
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社会的建构:世俗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以及宗教的衰微和世俗文化的兴起。
2、古代中国只有王朝、天下,没有国家
传统典籍也有“国”,它指的指王朝。
中国人“国家是君主一家之产业”及“君主即国家”等观念。数千年之史家“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梁启超的《爱国论》
“我支那人非无爱国之性质也,其不知爱国者,由不自知其为国也。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称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
亡国就是一家一姓的王朝的灭亡;亡天下就是亡文化。
顾炎武在王朝与天下之间,没有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观念。
传统社会有坚定的王朝认同、文化认同。王朝认同与文化认同一表一里,维系着传统社会的人们的基本心理结构。
中华文明共同体
-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特辟一章为“中国是否一国家”,“中国不像国家。”
梁启超:“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一事。”
罗素当年在上海演讲的时候就说:“中国实为一文化实体而非国家。”
历史学家雷海宗也说:“二千年来的中国,只能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一个具有松散政治形态的大文化区,与战国七雄或近代西洋列国,决然不同。”
3、从王朝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
传统王朝国家的解构历程
- 近代以来国家之间交往、竞争,刺激了人们对国家认知的深入,国家观念成为讨论的关键。在近代西方国家的实践与理论的刺激下,古老王朝帝国开始解体。
- 洋务运动所行之器物层面改革
维新变法所言之制度层面变革
新文化运动所行之文化革命 - 中国历史必须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之中加以重新定位、认识。中国历史一旦从一种“地方时间”被纳入“世界时间”的流程,按照国际社会的标准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成为国际社会流行的政治组织——国家。
帝制的结束
- 以民权思想否定了王权的合法性
以“国民史”代替“二十四史”的“帝王将相家谱”。
辛亥一役,其革新焦点也渐从“尊王攘夷”式的御辱图强之策也转向于“民族”、“国家”之发达昌盛。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体—民族国家开始登台。现代民族国家是受单一最高权力当局根据单一行政和法律体系所治理,领土是联成一体并有明确边界的完整区域,国家应代表一个单一民族。
晚清社会中现代文明因素的传播:民权思想、民国体制现代国家要素:
国土:边界、领土性质的变化
民族:民族整合、现代公民
主权:独立主权、治理方式的统一
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等领土是现代国家民族国家建构的核心主题领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届政府的头等大事。历届政府的表现,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按照统一标准来评价,而不是简单的爱国、卖国所能概括的。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及关系,与领土问题密切相关
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范式
- 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围绕着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元素领土、民族、主权和制度等而渐次展开的发展历程,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是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主题。
- 反映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独特本质。
- 契合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艰难历程,揭示了现代文明基本方向。
- 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能够涵盖不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层面的发展本质及其趋向。
- 贯穿近现代历史始终,为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统一的逻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