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绪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 史学思维 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把文学当作文学来研究,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史书不能代替文学作品。文学具有审美的机制,能感染读者。以诗证史并非文学史研究。
研究:
- 最外围;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 第二层:文学创作的主题,即作家
- 第三层:文学作品(核心)
因此,文学史核心内容就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
主题:文学创作
一翼: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
文学理论:指导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文学创作完成后再读者中的反应
文学史应当关心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并用文学思潮来解释文学创作,并注意文学的接受,引导读者正确地鉴赏文学作品。
一翼:文学传媒:对创作地影响,对创造带来的变化
史学,
- 注意“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出承传流变地过程
- 将过去惯用地评价式语言,换成描述式语言
- 寻找史的规律,而不满足于事实的罗列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内部因素:
- 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 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 各种问题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有先有后。
- 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过程长短也不同。
- 朝代的不平衡。
- 地域的不平和。
- 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
-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地方特色
- 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化和推动
- 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
-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融合
- 复古与革新:文学体裁内部的运动,主要在诗文领域。
- 文与道的离合: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儒家政治理想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 七段具体划分
-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P13
- 第一段:先秦
- 第二段:秦汉
-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P15
-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P18
-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双视角:三古七段视角、朝代分期视角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中古期的第一段;尚未从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远古歌谣和神话,文字未产生,记录片段零散,其原始形态并没有很好地保存下去。
文字产生。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春秋及以前,巫史不分。周宣王后… 史学与巫术的分化过程。
文史哲不分
《左传》《国语》《战国策》 历史散文,基本具有叙事文学特征,不是抽象地进行哲学思辨或枯燥地讨论种政治、人生文体,在文章中表现了鲜明地个性,带着浓郁地情感,具有丰富地形象。
先秦诗歌:宗教颂赞祷祝诗 -> 政治叙事诗 -> 言志抒情诗
《楚辞》、《诗经》
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的转变 -> 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
上古巫史不分,史的职务最初也是宗教性的。
商周之际鬼神地位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商书》《春秋》《左传》 《诗经》十五国风
士阶级,文化知识从贵族转移到士
儒家学派
墨家学派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P32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洪范》九畴,帝所以锡禹者,而 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 ,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
夏商文化的意识形态都是以原始宗教为主,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是与此时的原始宗教紧密联系的。
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周代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使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地位得到肯定。周代文学关注历史、社会、人生。
《春秋》将社会伦理秩序,并通过对历史事实的选择、以寓褒贬,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左传》《国语》继承并发扬了《春秋》的现实精神和表现手法,倡导儒家敬德崇礼、尊王攘夷、固本保民等思想。
《左传》先秦史传散文的顶峰之作,记述史实,刻画形象,以极为高超的表现技巧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的先河。
《国语》以记言为主,言辞典雅、精练。
直接反映显示社会和人生,构建种种不同的社会理想
《论语》
《墨子》
《老子》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婉而多讽的特征。
战国、百家争鸣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司马谈) + 农、纵横、杂、小说(刘歆)
秉承战国时代特有的文化气质:道家的庄周、儒家的孟轲与荀卿、法家的韩非、纵横家
- 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等思想
- 由于士人成为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所以他们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
- 文学风格百花齐放
《庄子》
《孟子》
《荀子》
纵横家
《战国策》
屈赋
第一章 上古神话 P41
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先民早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
《山海经》 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一、创世神话 P44
盘古故事——卵生神话——中国阴阳太极观念;
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
”垂死化身“的宇宙观,暗喻了人和自然的相互对应关系
二、始祖神话 P45
人类共同的始祖:女娲故事
各部落的始祖神话:
商民族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
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
三、洪水神话 P46
外国的洪水神话,大多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对人类的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了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
中国汉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主要把洪水看作一种自然灾害,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鲧禹父子
四、战争神话 P47
阪泉之野——炎帝黄帝的阪泉之战 炎黄两大部落的融合,华夏民族正式形成
蚩尤、黄帝
五、发明创造神话 P49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后羿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 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 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第二章 《诗经》 P64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第一部诗歌总集 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
风雅颂
用诗、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