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征》1 创作与鉴赏

创作论

一、两种力

在内有想要动弹的个性表现的欲望,而和这正相对,在外却有社会生活的束缚和强制不绝地迫压着。在两种的力之间,苦恼挣扎着的状态,就是人类生活。

创造生活的欲求之力

  • 个性表现的内底欲求、生命力的发动,在灵与肉两方面,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有时为本能生活,有时为游戏冲动,或为强烈的信念,或为高远的理想,为学子的知识欲,也为英雄的征服欲望。
  • 这样的生命力的显现,是超绝了利害的念头,离了善恶邪正的估价,脱却道德的批评和因袭的束缚而带着一意只要飞跃和突进的倾向。

强制压抑之力

  • 在”社会”这个大的有机体中生活,必然要服从那巨大的机制
  • 人们若成了单为从外面逼来的力所动的机器的妖精,就是为人的最大苦痛了;反之,倘若因了自己的个性的内底要求所催促的劳动,那可常常是快乐,是愉悦。
  • 个人与外界的关系中的力的冲突(外在约束
    • 人们先舍掉了像人样的个性生活,多少总变一些法则和机械的奴隶,甚而至于自己若不变成机械的妖精,便活不成的状态了。
    • 人们若成了单为从外面逼来的力所动的机器的妖精,就是为人的最大苦痛了;反之,倘若因了自己的个性的内底要求所催促的劳动,那可常常是快乐,是愉悦。
  • 人类自身两种矛盾的要求的冲突(自我压抑
    • 一面有着要彻底地以个人而生活的欲望,而同时又有着 “人类既然是社会底存在物(social being)了,那就需要和家族、社会、国家等概念调和一些” 的欲望。
    • 一面既有自由地使自己的本能得到满足这一种欲求,而人类的本性既然是道德底存在物(moral being),则别一面就该又有一种欲求,要将这样的本能压抑下去。即使不被外来的法则和因袭所束缚,然而却想用自己的道德,来抑制管束自己的要求的是人类。我们有兽性和恶魔性,但一起也有着神性;有利己主
    • 精神和物质,灵和肉,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不绝的不调和,不断的冲突和纠葛。所以生命力愈旺盛,这冲突这纠葛就该愈激烈。一面要积极底地前进,别一面又消极底地要将这阻住,压下。
    • 无压抑,即无生命的飞跃

文艺的创作

  • 一个绝对无条件地专营纯一不杂的创造生活的世界

  • 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唯一的世界。忘却名利,除去奴隶根性,从一切羁绊束缚解放下来,这才能成文艺上的创作。

  • 必须进到那与留心着报章上的批评,算计着稿费之类的全然两样的心境,这才能成真的文艺作品,因为能做到仅被在自己的心里烧着的感激和情热所动,像天地创造的曙神所做的一样程度的自己表现的世界,是只有文艺而已。我们在政治生活、劳动生活、社会生活之类里所到底寻不见的生命力的无条件的发现,只有在这里,却完全存在。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得以抛弃了一切虚伪和敷衍,认真地诚实地活下去的唯一的生活。文艺的所以能占人类的文化生活的最高位,那缘故也就在此。和这一比较,便也不妨说,此外的一切人类活动,全是将我们的个性表现的作为加以减削,破坏,蹂躏的了。
  •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二、人间苦与文艺——苦闷的象征

文艺决不是俗众的玩弄物,乃是该严肃而且沉痛的人间苦的象征。绝对创造的生活即艺术者,就是苦闷的表现。

针对弗洛伊德的观点:

  • 认同:满足欲望的力和泽恒相犯的压抑力的纠葛冲突而生的精神创伤,伏藏在无意识界

  • 不满意:将一切归于“性底欲望”的偏见,作者将所谓”性底欲望“看做 最广意义上的生命力的突进跳跃

从人间苦到文艺

  • 生命力、创造性,与这力方向正相反的机械底法则,因袭道德,法律底拘束,社会底生活难,此外各样的力之间所生的冲突,看为人间苦的根柢
  • 生即是战斗。而“活着”这事,就是反复这种战斗的苦恼。我们的生活愈不肤浅,愈深,便比照着这深,生命力愈盛,便比照着这盛,这苦恼也不得不愈加其烈。在伏在心的深处的内底生活,即无意识心理的底里,是蓄积着极痛烈而且深刻的许多伤害的。
  • 一面经验着这样的苦闷,一面参与着悲惨的战斗,向人生的道路进行的时候,我们就或呻,或叫,或怨嗟,或号泣,而同时也常有自己陶醉在奏凯的欢乐和赞美里的事。这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文艺。

从抽象到具象

  • 抽象底的思想和观念,决不成为艺术。
  • 艺术的最大要件,是在具象性。即或一思想内容,经了具象底的人物、事件、风景之类的活的东西而被表现的时候;换了话说,就是和梦的潜在内容改装打扮了而出现时,走着同一的径路的东西,才是艺术。
  • 赋与这具象性者就称为象征(symbol)。所谓象征主义者,决非单是前世纪末法兰西诗坛的一派所曾经标榜的主义,凡有一切文艺,古往今来,是无不在这样的意义上,用着象征主义的表现法的
  • 象征具象的内容与象征的外形之间,应为和实为之间,总存在价值之差。
  • 象征的外形更复杂的情况:
    1. 讽喻(allegory)、寓言(fable)、比喻(parable)之类,这些都是将真理或教训,照样极浅显地嵌在动物或人物故事上而表现的。
    2. 如果那外形成为更加复杂的事象,而备了强的情绪底效果,带着刺激底性质的时候,那便成为很出色的文艺上的作品。

作家的真生命

  • 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自然的再现,也不是摹写。
  • 假如不是将伏藏在潜在意识的海的底里的苦闷即精神底伤害,象征化了的东西,即非大艺术。
  • 作家将自己的心底的深处,深深地而且更深深地穿掘下去,到了自己的内容的底的底里,从那里生出艺术来。探检自己愈深,便比照着这深,那作品也愈高,愈大,愈强。

作家的小我 不等于 作品的个性

  • 浅薄的做作物,总是极力想要表现某些观念或概念,描述自我的“小主观”,因此它就不带着真的生命力的普遍性,也缺乏足以打动读者的生命的伟力。
  • 惟其创作家有了竭力忠实地将客观的事象照样地再现出来的态度,这才从作家的无意识心理的底里,毫不勉强地,浑然地,不失本来地表现出他那自我和个性来
  • 惟独如此,这才发生了生的苦闷,而自然而然地象征化了的“心”,乃成为“形”而出现。所描写的客观的事象这东西中,就包藏着作家的真生命。到这里,客观主义的极致,即与主观主义一致,理想主义的极致,也与现实主义合一,而真的生命的表现的创作于是成功。

作家”生育的痛苦“

  • 为了怎样将存在自己胸里的东西,炼成自然人生的感觉底事象,而放射到外界去;或者怎样造成理趣情景兼备的一个新的完全的统一的小天地,人物事象,而表现出去的苦痛。
  • 这又如母亲们所做的一样,是作家分给自己的血,割了灵和肉,作为一个新的创造物而产生
  • 又如经了“生育的苦痛”之后,产毕的母亲就有欢喜一样,在成全了自己生命的自由表现的创作家,也有离了压抑作用而得到创造底胜利的欢喜。从什么稿费、名声那些实际底外底的满足所得的不过是快感(pleasure),但别有在更大更高的地位的欢喜(joy)是一定和创造创作在一处的。

鉴赏论

一个人先在他自身里,唤起曾经经验过的感情来,在他自身里既经唤起,便用诸动作,诸线,诸色,诸声音,或诸以言语表出的形象,这样的来传这感情,使别人可以经验这同一的感情一这是艺术的活动。艺术是人类活动,其中所包括的是一个人用了或一种外底记号,将他曾经体验过的种种感情,意识底地传给别人,而且别人被这些感情所动,也来经验他们。

——托尔斯泰 《艺术论》

鉴赏过程.drawio.png

文艺鉴赏的四阶段

1. 理知(intellect)的作用

懂得文章的意义、追随内容的事迹,有兴会之类。只有理知的兴味,并不能成为真的艺术。

  • 许多的通俗的浅薄的,而且总不能触着我们内生命这一类的低级文学,大抵仅诉于读者的理知的作用。例如单以追随事迹的兴味为目的而作的侦探小说、冒险谭、讲谈、下等的电影剧、报纸上的通俗小说之类,大概只要给满足了理知底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就算完事。

2. 感觉(sense)的作用

  • 在五感之中,文学上尤其多的是诉于音乐、色彩之类的听觉和视觉。在古今东西的文学中,最主要的感觉底要素,那不待言,是诉于耳的音乐底要素。

    はとっさ東雲どさの亂聲に
    湖水は白さ波につらしも
    Hototogis Shinonome Doki no Ranjyo ni,
    Kosui wa,hiroki Nami tatsu rashi mo.
    杜鹃黎明时候的乱声里,
    湖水是生了素波似的呀。

以声调之美为要素:耳中所受的感得,已经有着得了音乐底调和的声调之美。

3. 感觉的心象

这并非立即诉于感觉本身,乃是诉于想象底作用,或者唤起感觉底的心象来。就是经过了第一的理知,第二的感觉等作用,到这里才使姿态、景况、音响等,都在心中活跃,在眼前仿佛。

但是前三阶段:理知阶段、感觉作用、感觉的心象,大概从作品的技巧而来,属于能动意识的世界的比较表面的部分。换句话说,以上还属于象征的外形,只能造成在读者心中所架起的幻想的内容,即梦的外形没有超出道理、物质、感觉的世界。

必须超出了那些,更加深邃地喷薄突进到读者心中深处的无意识心理,那刺激底暗示力触着了生命的内容的时候,在那里唤起共鸣共感来,而文艺的鉴赏这才成立。这就是说打动读者的情绪、思想、精神、心气的意思,这是作品鉴赏的最后的过程。

4. 情绪、思想、精神、心气

到这里,作者的无意识心理的内容,这才传到读者那边,在心的深处的琴弦上唤起反响来,于是暗示遂达了最后的目的。经作品而显现的作家的人生观、社会观、自然观,或者宗教信念,进了这第四阶段,乃触着读者的体验的世界。

因为这第四者的内容,包含着在人类有意义的一切东西,所以正如人类生命的内容的复杂似的也复杂而且各样。要并无余蕴地来说完他,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那美学家所说的美底感情一即视鉴赏者心中的琴弦上所被唤起的震动的强弱大小之差,将这分为崇高(sublime)和优美(beautiful),或者从质的变化上着眼,将这分为悲壮(tragic)和诙谐(humour),并加以议论,就不过是想将这第四的阶段分解而说明之的一种尝试。

本文标题:《苦闷的象征》1 创作与鉴赏

文章作者:松子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1日 - 11:03

最后更新:2022年03月26日 - 22:03

博文链接:https://songzi.info/post/b231ea19/

许可协议: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