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国际体系的变迁:宗藩体系——不平等条约体系——国际社会新秩序
一、传统中国的国际体系:宗藩体系
1. 宗藩体系的构成
传统中国的国际关系体系:以中国为圆心,发展出一个状似同心圆的体系。
理论基础:天下观
- 中国本土与周边国家共同构成天下。
“中国中心主义”:华夏在地域上居天下之中,华夏周边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天子是天下唯一的最高统治者。统治中国的皇帝称为天子,拥有统治天下的权利,所谓“君天下曰天子”(《礼记·曲礼》)。
天子只统治天下唯一文明地区中国。
结构:内地(本土)、藩部、属国、天下
- 藩部,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新疆、蒙古、西藏、西南等,其疆域包括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其行政系统属中央政府管辖,其事务纯属中国内政。
藩部治理体制,因俗制宜,各有特点。
在边疆地区则设置了7区:
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五个将军辖区;西藏办事大臣、青海办事大臣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西南各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康、青海等)少数民族,清朝任命当地有势力者如土司、土官为官吏,承担统治边境、统辖社会秩序的职责。
朝廷对其内部事务并不干预,仅要求其在土司、土官交替之际履行按规定通报朝廷和按期朝贡这两种义务。 - 属国,同中国保持着从属的关系。但其领土不在中国的版图之内,它有自己独立的行政系统和政治制度。
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安南(越南)、缅甸、锡金、尼泊尔、暹罗(泰国)、南掌(老挝)、高丽(朝鲜)、琉球、苏禄(菲律宾) (根据《大清会典》所列属国表、赵尔巽所撰《清史稿》、王之春《国朝柔远记》)
分界标准:接受中华文化的程度
- 周边各国奉中国为天朝
不仅因为中国的实力、经济利益,核心是中国以礼为基础的优雅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仰慕、学习,为朝贡体系的文化基础。
交往规则:礼仪
自周公制订了包括畿服制在内的「周礼」之后,中国人就将「礼」的文化作为自己永久的精神家园。
「礼」 为文明和野蛮的分野。
「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故春秋之義,無論同姓之魯衛,異姓之齊宋,非種之楚越,中國可以退為夷狄,夷狄可以進為中國,專以禮教為標準,而無有親疏之別。
礼仪:体现了中国的观念,安排了帝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规则。
借助礼仪,根据传统中国等级制的组织原则,划分文明世界——未开化世界
各国接受中国规定的礼仪,彰显朝廷建立统治的合法根源,这是帝国权力之根本。圣王制夷之道:
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示之以威、怀之以惠、道之以法
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揭糜不绝,使曲在被;盖圣王制蛮夷之常道也。
西戎荒俗,非礼仪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道以王化之法。
交往制度:朝贡
- 作为朝贡的前提,是朝贡国以接受中国对当地国王的承认并加以册封。
在国王交替之际等机会去中国朝见。
举行围绕臣服于中央政权的各种活动,作为维系其与中国的关系的基本方式。
各国均定期地向中国进行朝贡。 - 根据《万历明会典》,朝贡国的分类:
东南夷(上):朝鲜、日本、琉球、安南、占城、爪哇等18国。
东南夷(下):苏禄国、满刺加、锡兰等44国。
北狄:鞑靼部的王和首长等8个部分。
东北夷:女真部等2个部分。
西戎(上):兰州以西西域38国。
西戎(下):吐蕃部14国。 - 朝贡的类型:
羁縻关系下的朝贡(内藩,国内民族关系)
关系最近的朝贡国(朝鲜等)
两重关系的朝贡国(琉球等)
位于外缘部位的朝贡国(暹罗等)
可以看成是朝贡国,实际上却属于互市国之俄罗斯、欧洲诸国等
2. 宗藩体系的解体
2.1 琉球归日是制度瓦解的前奏
藩属关系首先遭到破坏的是琉球国。
琉球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位于中国的东部,与中国隔海相望,北面与日本相邻。
自明朝洪武年间,就接受中国的册封。
1646年(顺治三年)后,作为中国的一个属国,一直定期朝贡,并在福建设有琉球馆。
1874年4月, 日本借口台湾高山族杀害琉球渔民一事,出兵台湾。
在美国的调停下,中日签订协定。协定认为日本的侵略行为是“保民义举”,等于是承认了琉球是日本的保护国。日本同意撤退在台的军队,中国则向日本支付白银50万两。
对中国来说,“比起这种准备付款甚至更有意义的是中国轻易地放弃了琉球群岛,这个地方曾进贡有五个世纪之久。”(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875年,日本公开改琉球国为日本的一藩,1879年又将它改为冲绳县,列为日本的一个行政单位。
维护对琉球的宗主权,保护属国的安危是宗主国的责任。
1875年,清朝光绪帝即位,日本禁止琉球派庆贺使和朝贡使,禁用中国正朔。
琉球的丧失,是中国所有朝贡的属国一个一个的相继被割去的一个序幕。
清政府的作法,给其他属国心理上投下了宗主国无力保护的阴影。 “宗主权的主张是虚无渺茫和做样子的,而不是认真的”。
西方国家加速了蚕食中国属国的步伐。英、法等先后夺取了中国对越南、缅甸、暹罗、尼泊尔、锡金等国的宗主权。
朝贡体系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2.2 琉球归属争议
1879年日本侵吞琉球,琉球亡国
1945年日本投降,琉球脱离日本
1972年美日私相授受,日本重占琉球
2012年“购岛”事件前后日本的一系列挑衅行为,刺激了国人对琉球问题的关注。中国社会开始关注和讨论琉球地位和归属。
2013年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张海鹏、李国强的文章《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文末提到“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
2.3 对朝鲜宗主权的丧失是朝贡瓦解的标志。
朝鲜古称高丽,是清朝属国中最重要的一个。
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向海外扩张的道路上,最早提出了征韩论。
1876年1月,日本派遣海军到朝鲜。2月,强迫朝鲜签订朝鲜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条约规定朝鲜为自主国,第一次对中国的宗主权提出了挑战。
为了维护对朝鲜的宗主权,清政府一方面加强在朝鲜的力量,另一方面以夷制夷,引导朝鲜参与国际社会活动,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立约通商。
1884年12月,日本在汉城一手制造了反对中国的甲申政变。次年4月, 在中日签订的《天津会议专条》中,日本取得了在朝鲜的驻兵权。
此后中日在朝鲜由外交对抗发展到军事对峙。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国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入朝平叛。在行动上一直履行一个宗主国所具有的责任,维持朝鲜的现状。
东学党起义失败后,日本拒绝中国同时撤兵的要求,矛盾日益突出,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4月,中日议和,《马关条约》签订, 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
第一款 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至此,绵延数世的宗藩体系彻底瓦解。
3. 宗藩体系的特点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国际社会体系
宗藩体系是以文明为标准、以礼仪为规范,彼此是通过政治上、道义上的承认,接之以礼,怀之以德,和平共处。
“更有经常性、连续性和一种远为深刻的义务感”的朝贡关系,而不是军事征服、条约等机制,建构。
天朝与朝贡国,国内政治秩序的外化: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秩序在对外关系方面的运用。
特殊的政治联盟:主国与属国关系是“从属但没有控制”。不干涉属国的内政而有保护属国的权利和义务。政治上不加统治,外交上不加过问,军事上不加控制,经济上不加搜刮。
二、不平等条约与条约体系的建构
1. 条约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
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头品顶戴花翎前阁督部堂乍浦副都统红带子伊里布;大英伊耳兰等国君主特派全权公使大臣英国所属印度等处三等将军世袭男爵朴鼎查;公同各将所奉之上谕便宜行事及敕赐全权之命互相较阅,俱属善当,即便议拟各条,陈列于左: ……
条约,是至少两个国际法主体意在原则上按照国际法产生、改变或废止相互间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