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系列课程(二)文学理论

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

文学是不会终结的。只要人在,人的感情在,人的感情需要用语言传达及发泄,那么文学就在,文学就活着,文学就不会终结,文学也不会灭亡。

我们的文学缺乏文学理想,缺少体现时代精神的有艺术力量的作品。

文学的良心问题——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

写苏联的卫国战争,之前的维度——歌颂战争英雄

文学理想形成于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审美升华三者的辩证关系中。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静的顿河》

美在关系

不同的角度

  • 美的对象:花鸟

  • 美的素质(结构形式):对称、平衡、多样统一

  • 美的本质:对美学问题的哲学探讨——美的显现需要哪些条件

我们主要关注美的本质问题

新中国五种美论

  • 美是客观的
  • 美是主观的:感觉在表达自己
  • 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 美是实践 李泽厚: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象化
  • 美是评价 评价者 评价的个体

狄德罗——美是关系

康德——美是无功利的判断

()内为自己看书听课时的问题

文学理论

第一章 文学的一般性质

第一节 文学是指向自由的生存方式

(所谓生存方式,不太认同,故略去)

第二节 文学是指向超越的生存体验

一、超越的生存体验

  • 原始的体验方式:巫术 神话 解释世界,并无现代“人”的经验和科技的视野,主体与客体并未分化(“天人合一”在这个语境下扮演了什么角色?“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种人类幼稚的童年经验?主体客体的分化势必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
  • 现实的体验方式:认知与意象的分离,理性的判断(认识只建立理性的基础上,一定好吗?),局限:能解决生存问题,但不能解决更多的意义问题,如人为什么而活。科学与意识形态都不能。
  • 超越的体验方式:对生存意义的理解。艺术、宗教、哲学、或是审美… …作家应当对人的生存有一种超越性的体验

二、文学以现实生存体验为基础

  • 日常基本生活体验是素材:经过审美转化的“自传”
  • 知性体验即科学和意识形态也影响文学体
  • 现实生存体验是创作的动力、动机

三、文学是指向超越的生存体验

第三节 文学的语言性

一、文学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

  • 视觉艺术
  • 听觉艺术

二、语言艺术特征

  • 语言的强大表现力

不记了

第四节 文学的审美特性

本文标题:文艺学系列课程(二)文学理论

文章作者:松子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01日 - 20:02

最后更新:2022年03月26日 - 02:03

博文链接:https://songzi.info/post/8d49d2bf/

许可协议: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0%